来源:高校博士招聘网-发布日期:2021-05-10
江南大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的长三角中心城市江苏无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学校面向海内外诚聘优秀人才,公告如下:
一、引聘对象
(一)顶尖人才
拥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学术领导能力,研究领域处于世界学术前沿,具有世界一流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和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战略人才;或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内顶尖的学术大师、专家学者等。如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或相当水平者,在专业领域公认取得杰出成就者。身体健康,能很好地履行约定的工作职责。
(二)领军人才
取得博士学位,在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具有本学科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学术造诣、前瞻的学术视野。近五年,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并且能够作为核心人物凝聚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攻关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三)青年拔尖人才
取得博士学位,在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在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内崭露头角,已获得较高学术成就或同行专家公认的科研成果,具有创新发展潜力和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青年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四)优秀人才
1.取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博士后经历,研究成果较为突出,且在所从事学科、相关领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
2.海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理工科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人文社科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近五年业绩应高于我校同学科相应岗位平均水平;
3.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近五年业绩应高于我校同学科相应岗位平均水平;
4.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博士后,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五)非专任教师岗位博士
1.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有从事辅导员、党政管理及教学科研辅助工作的意向;
2.符合当年招聘岗位的岗位要求与专业要求。
(六)全职博士后
1.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专业基础理论扎实,有科研实践背景,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原则上应不低于学校该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的量化标准;
3.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与流动站研究方向基本一致,并具有创新性;
4.具备全日制进站工作条件,原则上本校博士毕业生不能进入本校同学科(一级学科)的流动站。
二、学科方向与岗位要求
见附件1:《江南大学2022年度人才需求信息》;
江南大学2021年度人才需求信息
学院(部门) | 学科及专业方向 | 联系方式 | |
---|---|---|---|
食品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营养安全与健康 食品加工制造与智能装备 |
邓老师 dengli@jiangnan.edu.cn +86-510-85912875 |
生物工程学院 |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工程 |
微生物组学或酿造工程 酶技术或生物催化转化工程 系统代谢工程或细胞工厂 合成生物学或工业生物智造 糖合成技术或生物制造 生物过程工程或智能装备 |
胡老师 biotech_hr@jiangnan.edu.cn +86-510-85918525 |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纺织工程 非织造材料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纤维及复合材料 |
李老师 lhxs@jiangnan.edu.cn +86-510-85912005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应用化学 |
胶体界面化学 日用化工 化妆品 油脂化工 催化新技术 分离工程 高分子材料 功能材料 |
陆老师 chem_hr@jiangnan.edu.cn +86-510-85326066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 电子科学与技术 |
过程控制及优化 系统建模与控制 智能检测与传感 工业人工智能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机与电器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 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 信号与信息处理 通信工程 |
孙老师 driot@jiangnan.edu.cn +86-510-85910652 |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土木工程 |
环境健康与生态安全 环境污染控制化学 环境生物技术 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环境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
沈老师 htxy@jiangnan.edu.cn +86-510-85912611 |
商学院 |
工商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应用经济学 |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与创业管理 财务管理 审计学 大数据应用与管理 预测与决策 金融和保险 金融工程 金融科技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强老师 qiang@jiangnan.edu.cn +86-510-85913596 |
理学院 |
光学工程 光学 凝聚态物理 材料物理与化学 基础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计算数学 应用数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光学 光电功能材料 泛函分析 代数学 概率论 数理统计 科学计算 图论与离散数学 复分析与调和分析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 信息计算与大数据处理 |
王老师 wangjian1234@jiangnan.edu.cn +86-510-85912035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固体力学 包装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机械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 结构检测与控制 机器人技术 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 特种加工 机械制造 包装工程 包装材料 微纳米实验力学 3D打印技术 数字化设计 |
李老师 jxrcyj@jiangnan.edu.cn +86-510-85910582 |
设计学院 |
设计学 美术学 |
工业设计 产品设计 视觉传达与信息设计 环境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 设计理论 美术学(师范) 服装工程 服装设计 服饰文化 数字媒体艺术 |
陈老师 sjsj001@jiangnan.edu.cn +86-510-85329012 |
药学院 |
制药工程 药学 |
药物合成生物学 细胞治疗或免疫治疗 基因工程疫苗 药理学 疾病检测或诊断 药物传递系统 医药中间体的生物制造 药物化学 |
葛老师 geling@jiangnan.edu.cn +86-510-85329042 |
医学院 |
基础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 |
代谢性疾病、病原生物学、生物医学(血管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医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或神经生物学、生理学、中医学或中药学或其他医药学相关学科等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 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社会医学等 肿瘤、消化、烧创伤、神经科学等 |
孙老师 jnyxyrs@jiangnan.edu.cn +86-510-85197079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政治教育 党史党建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国外马克思主义 |
郑老师 zdd@jiangnan.edu.cn +86-510-85197822 |
人文学院 |
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中国语言文学 |
教育学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英语/数学) 教育管理 教育史 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新闻写作 |
王老师 wangnw@jiangnan.edu.cn +86-510-85911348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语言文学 日语语言文学 |
英语 日语 |
李老师 evalee_88@jiangnan.edu.cn +86-510-85919931 |
法学院 |
法学 社会学 |
诉讼法学 社会学理论 应用社会学 |
钱老师 qianxuan@jiangnan.edu.cn +86-510-85919939 |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 |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应用数学 |
软件理论及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应用 图形图像 人工智能 可视化 应用数学 |
缪老师 miaokejia@jiangnan.edu.cn +86-510-85197956 |
体育部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排球 羽毛球 健身健美 乒乓球 运动人体科学 足球 |
黄老师 tyb@jiangnan.edu.cn +86-510-85916773 |
食品科学与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 |
食品科学与工程 发酵工程 微生物学 |
食品蛋白与营养 应用酶技术 食品生物技术 代谢工程 蛋白质工程 合成生物学 |
王老师 wyq@jiangnan.edu.cn +86-510-85919625 |
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 国家工程实验室 |
食品科学 发酵工程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食品生物技术 风味化学 微生物 合成生物学 生物元件改造 植物蛋白工程 |
朱老师 zhzhu@jiangnan.edu.cn +86-510-85328539 |
江南文化研究院 |
文学 哲学 历史学 经济学 |
江南文化 运河学 经济史 中国哲学 伦理学 中国传统文化 |
冯老师 fchshxy@jiangnan.edu.cn +86-510-85910351 |
未来食品科学中心 |
人工智能 生物学 食品科学 医学 |
大数据、数据挖掘、深度学习 神经生物学(味觉感知方向) 食品营养学与医学交叉方向 |
马老师 mawenjian@jiangnan.edu.cn 15861684908 |
备注: 体育部需求:硕士及以上(一级及以上运动员优先) |
见附件2:《江南大学2021年度非专任教师岗位博士需求信息》;
江南大学2022年度非专任教师岗位博士需求信息学院(部门) | 岗位 | 学科及专业方向 | 岗位要求 | 联系方式 |
---|---|---|---|---|
学生工作部(处) | 专职辅导员 | 不限 |
中共党员,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高校就读期间担任主要学生干部1年以上; 2.有1年及以上高校工作经历; 3.3年及以上企事业单位专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经历。 专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是指在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担任专职书记、副书记,或在纪检和党办、组织(人事)、宣传、统战等党的工作部门中专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或在工会、共青团、妇联专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专职从事思想教育或职业道德建设工作。 |
学生工作部(处)徐老师 szk@jiangnan.edu.cn +86-510-85913142 人力资源处王老师 wbin@jiangnan.edu.cn +86-510-85913966 |
学生工作部(处) | 管理岗 | 不限 |
1.中共党员优先;
2.有学生干部相关经历优先; 3.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及办公自动化软件; 4.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和文字功底;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
人力资源处王老师 wbin@jiangnan.edu.cn +86-510-85913966 |
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 管理岗 | 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专业 | 中共党员。 | |
图书馆与档案馆 | 其他专技岗 | 图书情报及相关专业 | —— | |
财务处 | 其他专技岗 | 经济学、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 | —— | |
备注:
1.身心健康,能很好地履行约定的工作职责。 2.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1986年1月1日后出生)。 |
见附件3:《江南大学2022年度全职博士后需求信息》。
三、人才待遇
根据应聘者的学术水平与发展潜能,学校为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及青年拔尖人才提供50-120万元的税前年薪,具体待遇面议;同时在科研启动经费、购房补贴与安家费、科研平台搭建、研究团队人员引进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政策与待遇。
符合条件的我校教师可以申报参选江苏省“双创计划”,对入选的“双创人才”,三年内省级财政对于不同层次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或50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资助;对入选的“双创团队”,三年内省级财政对于不同层次分别给予800万元、500万元或300万元的人才经费资助;对入选的“双创博士”,两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总共15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资助。同时,符合条件的教师可以申报参选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有关项目,若获评“顶尖人才团队”,可获得不低于800万元的资金支持;若获评“领军人才团队”,可获得300-500万元的资金支持;若获评“创新领军人才”,可获得30-50万元的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教师,可申报学校“至善系列”人才计划。此外,符合条件的我校留学归国教师可以申报参选无锡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
博士后人员实行基本年薪制;学校可为博士后人员提供青年教师公寓租住;博士后进站后,学校可予以认定中级职称;在站期间,博士后在我校可参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可申报国家、省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优秀博士后出站后可申请留校。
四、引聘程序
我校师资及博士后引聘工作常年开展,随时接受应聘申请。非专任教师岗位博士自公告投放开始接受应聘申请,岗位人员补充完毕后结束。
(一)学校师资及非专任教师岗位博士
1.应聘者提交个人简历到学院(单位、部门)联系人邮箱;
2.学院(单位、部门)根据人才引进工作程序进行初审、面试等;
3.学校对通过初审、面试等程序的拟引进人员进行审议;
4.学院(单位、部门)通知学校审议通过的人员来校办理入职手续。
(二)学校博士后
1.应聘者提交个人简历等材料至流动站;
2.流动站对应聘者材料进行审核,向符合条件人员发面试通知;
3.人力资源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对拟进站人员进行审批;
4.流动站或拟招收单位通知审批通过的拟进站人员来校办理进站和入职手续。
五、联系方式
中国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人力资源处,邮编:214122;
学校联系人:
1.人才工作办公室:周春江
电话:+86-510-85913966 传真:+86-510-85913150
邮箱:jnzp@jiangnan.edu.cn、edurscjob@126.com
2.人力资源处人才交流中心(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王斌
电话:+86-510-85913966
邮箱:wbin@jiangnan.edu.cn、edurscjob@126.com